最新資訊

「九龍樂善堂」與椿萱茂再度合作,以廣州天河區「廣州椿萱茂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安老院舍申請,並獲社署批准加入「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

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表示,這是樂善堂與內地椿萱茂第二個「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項目,首個位於番禺,第二個位於天河區,再次投入計劃是因為真正能幫助在香港輪候院舍的長者以及他們的家屬,認為十分有意義,並且希望透過樂善堂過去42年以跨專業團隊營運安老院舍的經驗,提升兩地養老服務質素,讓更多長者受惠。

劉愛詩總幹事分享一位入住院友徐婆婆,今年86歲,患有腦退化及高血壓,丈夫於7年前離世後,她獨居於香港,但由於腦退化速度快,家人需要上班上學,無力照顧,去年安排她入住私營安老院舍,徐婆婆不適應該處生活。家人今年於網上看到政府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資訊,留意到樂善堂對腦退化長者的支援,於是替徐婆婆申請番禺椿萱茂院舍。

徐婆婆家人表示,樂善堂社工十分細心,向他們解釋計劃細節和流程,由申請到安排驗身和評估,同事全程跟進,特別是患有腦退化長者在環境轉換時,出現不適應狀況,樂善堂和椿萱茂員工都很有耐性協助,並聆聽家人分享婆婆日常習慣和意見,作出調整和持續照顧,又安排了長者在專門照顧腦退化長者的樓層居住。家人感覺婆婆現在適應不少,呼籲照顧者可考慮這個計劃,令長者獲得適切照顧和護理之餘,減輕到照顧者的壓力。

另一個年屆80歲的個案陳伯伯,同樣患有腦退化症,並有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陳伯居於香港,近年患上腦退化,每天也嚷著要外出,返到家中很快又想出門,家人聘請了家傭也未能應付,感到非常困擾,擔心他走失及個人安全。

陳伯家人看到政府推出「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於是到大灣區參觀院舍。家人曾去過幾間院舍參觀,並參加了由樂善堂舉辦的體驗團,最後認為番禺這一間院舍對腦退化症長者的照顧比較有經驗,照顧比例為1比3,即1位護理員照顧3位長者,樂善堂社工亦會到院舍為長者提供延緩腦退化症的訓練,加上環境空間大,家人相信陳伯喜歡這裡,因為可以在院舍裡自由活動並行走,於是向本堂提交申請。而有社署及樂善堂與椿萱茂團隊協助,申請手續十分順利和方便。短短一個月便可入住。

家人坦言初時非常不捨要將伯伯安排到院舍生活,但為了長者的生活質素,也放手試試。後來看到樂善堂同事和院舍員工和藹可親的態度,加上持續照顧,並且每日在微訊群組均有分享伯伯的生活和活動情況,家人都感覺放心及輕鬆很多,減輕了照顧壓力。

劉愛詩總幹事表示,香港人口未來持續高齡化,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65歲或以上長者的比例,由2021年的20.5%升至2046年的36%,換言之,3份1人口以上為長者,香港目前面對的土地少、養老成本高、照顧者壓力等問題會隨著人口高齡化而增加,政府持續擴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為長者提供灣區養老的選擇,是為未來人口持續高齡化作好準備。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指出計劃的灣區院舍數目由目前的15家增加至24家,分布於廣州、佛山、深圳、中山、肇慶、江門、珠海和惠州的八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灣區城市幾近覆蓋,為香港長者及其家屬跨境照顧服務提供更多選擇。

樂善堂與椿萱茂合作首間、位於番禺的「廣州椿萱茂陳涌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安老院舍,自今年初推展以來,36個安老宿位名額已滿,樂善堂再向社署申請,已加多30個安老宿位至66個,預計在需求下,宿位將於年底額滿。為應付需求,本堂遂與椿萱茂再度合作,向社署申請並獲審批,在天河區的安老院舍開展計劃,為輪候資助宿位的長者提供多一個養老選擇,政府於日前發布計劃消息後,已獲20多個查詢,可見計劃十分受歡迎。

總幹事劉愛詩稱,政府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到優化大灣區養老安排,包括在年底前推出試驗計劃,資助1,000名選擇赴粵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入住指定的灣區安老院,並為每名合資格長者提供每月$5,000資助,以提升綜援長者的養老質素; 並將推出醫療資助,初步是門診$10,000,住院$30,000,進一步解決長者和家人對醫療的關注和需求等等,相信參與計劃的長者將有增無減。

除了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投入,本堂於椿萱茂引入香港安老院質量並重的營運模式,會為每名長者度身訂造個人照顧計劃; 為每名長者和家屬設一個專屬微訊群,每日分享長者生活照、飲食、醫療和活動情況等,每日均有詳細紀錄; 並讓家屬在約定時間,透過微訊群與長者視像對話; 為院友申請醫療券、提供每月$50偶發性如發燒、傷風咳嗽等藥物費用、有醫生巡院等; 並且有香港醫療團隊及義工定期到院舍探訪院友,令服務質素持續於一定標準,所以即使長者過了6個月試住期,也會繼續享用服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