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樂善故事】電波少年流浪記  悉心啟發展潛能

位於天水圍天瑞邨的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創辦至今廿八載,一直本著九龍樂善堂的辦學精神,以「仁愛勤誠」為校訓,並透過美國教育大師威廉‧柏其(William Purkey)提倡的「啟發潛能教育(Invitational Education)」,為學生悉心營造尊重、信任、樂觀的學習環境,讓他們發揮潛能。

其中,學校為同學設計的交流活動「電波少年流浪記」,便是「啟發潛能教育」的最佳體現。「流浪」與傳統的遊學團在各方面均不盡相同,傳統的遊學團在領隊老師或導遊主導下,一般是吃圍菜、住酒店、坐大巴、遊名勝、買手信、做匯報等,令學習流於單向被動。然而在「流浪」過程中,小組獲賦予高度主導權,在組長帶領下,組員可參與商議、決策和構思解決方案,包括善用預定金額安排每餐膳食,查考往返民宿和景點的交通路線,學習設置路線地圖,並向當地人問路,在各景點沉澱和內化生命信息,並在反思晚會中進行深度的生命對談等。在活動中,組員們主動自我學習,領隊老師則擔當學習促進者的角色。透過旅程,讓孩子提升自理及抗逆能力、情緒智商、理財概念等,誘發個人美好的特質,建立良好的品格。

自學校舉辦「流浪」活動以來,學生的足跡已遍及台北、沖繩、首爾等,未來將會繼續延展至其他城市。組員在老師全程監察的安全情況下,合力克服旅途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還記得在台北之旅,其中一個小組的司庫丟失了全組旅程的使費,然而組員間不但沒有互相指責,還冷靜地商議應對方法。最終決定運用在學校學會的花式跳繩技巧於街頭賣藝,以賺取路費繼續上路。在逆境過後,領隊老師才欣然端出早已拾獲的錢袋,讓他們上了寶貴難忘的一課。

在首爾之旅,其中一個小組經商議後,決定到景福宮認識當地的傳統文化。當天的天氣嚴寒,大家都冷得雙手發麻,高年級的組員把冷帽、手套、風褸等衣物主動無私地借予衣著較單薄的同伴,彼此在凜烈的寒風中互相扶持,最終無懼嚴寒,完成旅程。在反思晚會中,其中一位小四的組員分享感受:「到景福宮時很冷,冷得難以形容!但縱然天氣寒冷,還是要繼續向前,因為這是團隊活動,團隊活動是要一起的,不是自己的,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底!」原來即使各組員在旅程中的經歷各異,但都已經悄然成長了不少,亦達到了學校舉辦此活動的目的,發揮他們的潛能。

回港後,學校舉辦了一個地攤活動,由學生自製圖文並茂的繪本或照片冊,與老師、家長、同學等來賓分享旅程中的所見所聞,並一起品嚐當地的小食。老師和家長紛紛表示同學旅程回來後成長了不少,同學們亦表示旅程是一次十分難忘的經歷。「流浪」旅程縱然畫上句號,但卻是這群未來主人翁成長的起點。樂善堂本著「興學育才」理念,期望學生能透過不同學習模式成長,並承諾會繼續為社會培育人才。

 

掃描以下二維碼觀看首爾「電波少年流浪記」旅程的影片: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

地址:元朗天水圍天瑞邨

聯絡電話:2448 6022

原文:https://bit.ly/3n5CRht

返回